罗 田

罗 田

发布时间:2021-11-18 17:32 信息来源:徽州区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罗田,隶属黄山市徽州区,东南分别与歙县和屯溪区交界,皖赣铁路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

罗田有三个自然村,呈三足鼎立形状。正面是罗田自然村,后面两个自然村分别是马岭、择树。罗田自然村倚靠大山,前面开阔,有自北向南、自西向南两条水流,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马岭坐落在罗田村后,相距1公里左右。马岭村历史悠久,据说很早以前有一户方姓从呈坎灵山迁入。当时马岭没有路,四面是山,要到马岭村,需花很大的力气,稍带一点东西进村,花的力气更大,要用马的力气爬岭翻山,故称马岭。马岭村口有一座孤山,挡着西边的大风,拦住东边的流水,每每下雨,水由东向西至孤山沿山脚转,留住了肥水,所以马岭人丁比较兴旺,过去是先有马岭,后有罗田。在罗田,至今还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巷叫马岭巷,全部是青、麻石板铺成。后来马岭的方姓在罗田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主姓。

罗田最有名的人物是方腊。据宋敏术《长安志》、《河南志》载:方腊(公元1079~1121),北宋末年江浙农民起义军首领,原籍歙州马岭,后迁居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雇工出身。又据施谔《淳祐临安志》载:方腊(?~1121)北宋浙江农民起义军领袖,原籍歙州马岭,木匠,以箍桶手艺为生。

方腊,号圣公,1079年隆冬生于马岭。其父单远,信奉道教。方氏兄妹六人,大姐方红,二兄方平,方腊老三,四弟方略,五妹方梅,六妹方敏。方腊自小聪颖,习武艺,能诗文,利用“明教”组织百姓起义,于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在漆园中誓师,指斥宋王朝罪恶,建立农民政权,是徽州人的杰出代表,铁骨铮铮的农民领袖。

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以巾系为标志,分为赤、黄、绿、蓝、青、紫6种。据《临安府志》载:1120年12月,方圣公攻克杭州、睦州、歙州,建都临安,年号永乐。1121年夏,宋徽宗派童贯率15万大军奔赴江南镇压,方腊三路出击,在宁国、芜湖一战消灭宋军6万。宋徽宗急调张叔夜率山东招降的军队30万大军前往江南。方腊作战失利,二哥方平、六妹方敏战死,20万义军仅剩6万,退至青溪帮源洞和梓枫洞。后来战败被俘。1121年秋末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就义。其余部在吕师襄、方略等领导下,转战温、台等州,到宣和四年夏、秋间失败。

又据当地传说:方圣公自幼精通文墨,餐斗米,习武功,集少林、武当之长,誓超群雄。少时一斧砍倒大财主方伟林家屋后山上大松树,打坏了他家厅堂,被其父赶出家门,到歙县七贤村学桶匠。由于受父亲影响,方腊也是信奉道教。小岩(今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的佛教殿堂因方腊而毁于一旦。

另据岩镇野史载:方圣公遇害于1121年11月初三。凶讯传至歙州后,岩镇十里长街哭声震天,三年无一户庆典。马岭方氏用其衣冠葬于马岭村头一座山上,面向大路,并修圣公庙,四时朝拜者云集马岭。

1126年,金攻入开封。次年,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1129年,派御林军到马岭烧方腊庙,砸方腊碑,挖方腊墓。相传在大军回归时,大雪封山,一棵大树突然倒在石岗,震罗田、射瓦村、钻小岩,御林军死伤无数。

在罗田的村南头,有一座“方氏宗祠”,分一进、二进、后进。民国时期的公路从“方氏宗祠”牌坊下面穿过。牌坊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全部用麻石建成。前后各有36个灵芝如意,以及各种瑞兽。石雕工艺极其讲究,全部为镂空雕。正中的龙凤榜上雕“文魁星”。上方有神仙腾云驾雾下凡,帮扶人间,后面是一幅天狗护月图。“方氏宗祠”前、后各有两只大石狮,雕刻相当讲究,或胸抱小狮,或抓舞彩球,眼睛炯炯有神,护佑方氏兴旺发达。据说建造“方氏宗祠”时,方氏家族在牌坊前设有一个藏宝库,宝库里有一盏油灯,灯盏后有999只桶全部盛满灯油,快要油干灯灭时宝库才能打开。谁若得到宝物,必须用于修缮“方氏宗祠”;宝库里面珍宝的价值刚好能够加满999桶油和支付“方氏宗祠”的维修费用。这一说法虽然有些不经,但从中也折射出前人对公共设施的护卫之诚,敬畏之心!

1987年,国家根据需要在罗田建火车站,增铺一条铁轨。因无法避开“方氏宗祠”坊,故将此坊移至潜口民宅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南京铁路分局还在原址设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