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7534/202511-00032 信息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徽州区公安分局 发布日期: 2025-11-1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通报今年以来徽州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态势、新型诈骗手段,同时发布针对性防范举措,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筑牢反诈“防护网”。 性: 有效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新闻发布会【徽州区公安分局】

作者:徽州区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5-11-17 10:29 信息来源:徽州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阅读次数:


发布主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发布地点:置业大厦三楼政务大厅第一会议室

新闻发布人:徽州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潘武斌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黄山市公安局徽州分局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徽州公安反诈工作的媒体朋友,以及积极参与反诈宣传的市民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今天召开这场新闻发布会,核心目的是向大家通报今年以来徽州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态势、新型诈骗手段,同时发布针对性防范举措,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筑牢反诈“防护网”。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下,徽州公安分局持续深化“打防管控宣”一体化反诈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5%,造成经济损失同比下降38.05%,抓获涉诈违法犯罪嫌疑人27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共计125.4797万元,未发生重大、群体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但我们也清醒看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迭代升级,隐蔽性、迷惑性持续增强,部分领域案件仍处于高发、易发状态。从发案类型看,当前我区主要存在三类高发诈骗:

一是“网络刷单返利”诈骗,占比达33.33%,此类诈骗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人逐步加大投入后失联,近期已有3名群众因此受骗,最高损失达15.85万元;

二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占比18.52%,犯罪团伙搭建虚假投资平台,以“专业导师指导”“短期高额盈利”为噱头,吸引受害人入金后关闭平台卷款跑路,此类案件单笔损失金额普遍较高,平均损失超5万元。

三是“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占比18.52%,骗子多以“订单异常”“商品质量问题”为由,谎称“退款理赔”,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下载虚假APP,窃取银行卡信息或诱导转账。

从受害人群来看,20-40岁的年轻人仍是主要受害群体,占比达44.44%,其中学生、自由职业者、企业普通职员因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较弱、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更容易落入诈骗陷阱;此外,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受骗案件也有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类型中。

随着技术发展,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近期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几类新型诈骗,需要特别提醒大家警惕:

一是“AI换脸+冒充熟人”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窃取受害人社交平台上的照片、视频,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的“换脸”视频,冒充受害人的亲友、领导,以“紧急借款”“垫付费用”等理由要求转账。

二是“游戏装备/账号交易”诈骗。此类诈骗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诈骗分子在游戏平台发布“低价出售稀有装备”“高等级账号转让”信息,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QQ等私下交易,要求先付定金或“安全保证金”,收款后立即拉黑。

三是“虚假社保/医保停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社保、医保部门工作人员,以“账户异常将停保”“有未报销费用需激活”为由,通过电话、短信引导受害人点击含木马病毒的链接,或提供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进而盗刷账户资金。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里,我向大家发出三点倡议:

第一,希望大家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多多关注徽州公安分局在“徽州警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反诈预警信息,了解新型诈骗手段,不断提高自身辨别诈骗的能力;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和短信验证码,遇到可疑情况多核实。

第二,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反诈宣传。欢迎大家成为“反诈志愿者”,向家人、朋友、同事宣传反诈知识,让更多的人远离诈骗陷阱。同时如果您发现疑似诈骗线索,或身边的有人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拨打96110或徽州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热线0559-3583009。

第三,请理性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如果您不慎被骗,要第一时间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立即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或拨打反诈热线96110,为警方侦查破案、追回损失争取时间。

徽州公安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期待大家继续支持、配合反诈工作,共同营造“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共同守护徽州人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