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69044635/202001-00059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西溪南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1-02-2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西溪南镇林长制发展规划(2019年——2021年)

发布时间:2021-02-24 09:19 信息来源:西溪南政府 阅读次数:

西溪南镇林长制发展规划

2019年——2021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徽发[2018]9号文件精神,根据黄山市徽州区林长制办公室文件《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的通知》徽林长办[2018]17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编制西溪南镇林长制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西溪南镇位于区政府驻地岩寺西北四公里,北部为山区,山多地少,以林茶为主。南部为丘陵盆地,地势平缓,以粮油生产为主。丰乐河穿境而过。平均海拔480米,土壤多为黄红壤、紫砂土和稻田土。年均降雨量1750毫米,无霜期240天。该镇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全镇下辖坑上、竦塘、东红、石桥 、琶村、西溪南、六个行政村,102村民小组,5000余户,1.5万余人,农业人口占95%以上。土地总面积71705.25亩,其中林业用地41989.5亩,森林面积41905.5亩,森林覆盖率为58.56%。林木蓄积量16万立方米。

辖区内坑上村是省级森林公园也是县级自然保护区。

西溪南镇共有镇、村林长15名,生态护林员21名,为充分发挥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作用。在实行一林一策上,按照不同村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实行一林一档上,以村为单位,落实专人负责;在实行一林一枝上,技术员负责林业生产各方面的作业指导和有害生物防治专人监管;在实行一林一员上,护林员专人看护山场并及时报告林业生产、有害生物防治及森林防火等各方面的信息;在实行一林一警上,森林公安民警协助镇政府对毁林开荒、乱采乱挖、乱捕乱猎及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协助维护好林区次序。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经营、兴林富民、永续利用,以保护修复林业生态、优化提升森林质量、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增进绿色惠民等为重点,全面建立林长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不断开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徽州最鲜明的标识符。

2018年,建成镇、村二级林长制工作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为实现全镇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建设美丽新西溪南提供制度保障;到2021年,全面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计划,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稳定增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全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更好地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三、建立林长组织体系

建立以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林长,分管林业的副镇长为副林长的镇级林长。全镇6个村作为责任区,确定6个村的党委、党(总)支部书记为林长,村主任为副林长的村级林长。为进一步完全镇各级林长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将镇域内的县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保护区和重点山场作为重点功能区,分别建立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统筹协调重点功能区的林业保护发展工作。目前,全镇镇、村两级林长制体系已初步建立,共设立各级林长15人。生态护林员21名。制作区级林长公示片1块,镇、村两级林长公示牌12块。制定了《西溪南镇林长制会议制度》等7项制度及生态护林员考试办法等。

林长、副林长负责领导、组织全镇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承担推进林长制的总督导、总调度职责。林长负责组织指导责任区域开展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修复、优势产业发展、执法监督管理等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检查、监督下一级林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严格问效追责。

四、总体规划

(一)优化提升森林质量,不断增强护绿意识。全面推进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大力发展和保护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力度,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增加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加强竹林抚育。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到2021年,完成森林抚育10000亩。在2018年完成3560亩的基础上,到2021年再新增6500亩,2019年完成2000亩,主要在坑上村伊坑东充;2020年完成2500亩,主要在坑上村坑上一洞桥;2021年完成2000亩,主要在琶村、东红和石桥的高速沿线周边。二是完成退化林修复2000亩。在2018年完成480亩的基础上,到2021年再新增1500亩,2019年完成300亩,规划在高速沿引周边;2020年完成800亩,主要在坑上村二坝采育场;2021年完成400亩,主要在琶村村的秋坑水库周边。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应急除治体系建设。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大力加强松材线虫、松毛虫、刚竹毒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保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7‰以下,加大枯死松树的清理力度,全力保护黄山松的安全。2019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镇域范围内的枯死松树清理,建立枯死松树监控平台,发现枯死松树及时取样送检,并做好清理工作。

(二)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不断增强增绿意识。一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在完成年度造林任务前提下,到2021年要新增造林面积300亩以上,2019年新增30亩,主要规划在西溪南村南路口景观打造、坑上村水厂对面和竦塘公墓防火带;2020年新增150亩,主要是西溪南村高铁引线空地和坑上村低产低效茶园;2021年新增120亩,主要是高速引线的裸露坡耕地。二是切实推进封山育林、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2018年完成8000亩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到2021年再新增封山育林5000亩;2019年新增1000亩,主要在坑上村坑上至伊坑道路两侧生态脆弱地块;2020年新增2000亩,主要是在鸳鸯湖周边山场,严禁人员采伐天然林;2021年新增2000亩,主要在琶村村的琶塘坑山场。三是结合三线三边整治积极开展风景林、彩色林、村口水口林带建设;2019年新增坑上村鸳鸯湖一级水源地入口景观林打造;2020年完成西溪南村北路口风景林打造。并深入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充分拓展造林绿化空间,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不断巩固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成果。

(三)强化森林经营、加大生态资源管理、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加强森林防火、优化生态护林员的体系,不断增强管绿意识。一是严格执行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控制商品林主伐;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确需采伐的山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伐,每年采伐量控制在100立方米以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落实停伐奖补资金。对重点区域(高速、高铁、省道沿线、旅游景区景点、水源保护地、生态脆弱区、城镇规划区)实行禁伐或限伐。二是加大鸳鸯湖县级自然保护和在鸳鸯湖省级森林公园的保护力度。2020年前重点地段、主要路口、边界拐点设立界桩、界碑和标识牌,确保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区界落地清晰,每季开展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专项督查检查,发现破坏森林资源等违规、违法现象及时制止并严厉处罚。三是强化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实施“一树一策”落实管护责任,编制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强化分级动态管理,完善保护机制,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职责,落实包保责任。对我镇的3株古树进行挂牌保护,2019年完成挂牌保护任务。开展古树保护修复工作,2018年对西溪南树的古银树进行了修复,2019年将对西溪南村的古罗汉松进行修复,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古树修复方案,年底前完成修复。并确定认养机制,西溪南村古罗汉松已由黄山荷田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认领。2020年前完成其他两棵古树的认领工作。四是严格落实森林防火长效机制,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镇域范围内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和野外火源管控和森林防火经费投入,提升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保障水平;动态完善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强化生态护林员的巡查和督查,完善生态护林员考核体系。五是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法律宣传效果并加大对涉林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四是切实加强21名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生态护林员行为,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增强生态护林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镇的森林资源,确保我镇林业工作顺利有续的开展。

(四)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民宿等,不断增强用绿意识。紧密围绕徽州全域旅游战略,实施增绿增效。一是利用西溪南镇创意小城建设,围绕西溪南村湿地,打造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区。目前西溪南镇上村有30余家外地客商发展民宿。我镇2019年将结合坑上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鸳鸯湖省级森林公园(2018年坑上村申报省级美丽乡村);2020至2021年着力打造西溪南湿地生态养生体验功能区,因地制宜开发森林旅游项目。二是利用西溪南湿地、西溪南坑上鸳鸯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更多的客商来西溪南镇发展森林旅游类项目。到2021年西溪南镇将打造3处以上的精品森林旅游景点及3家规模以上的民宿。

(五)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优先做好森林资源助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增强活绿意识。一是加快林业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抓好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和林下中药材发展工作,因地制宜整合森林资源,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和其它富农项目,2019年坑上村建成油茶深加工项目,整合坑上村2800亩油茶林,由村里成立合作社在收购、加工及销售上实行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增加林农的收益,到2021年新增中药等林下作物200亩以上。2019年发展50亩以上。二是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进一步落实集体林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探索开展集体林权“三变”改革,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是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股份制公司、家庭林场、森旅民宿等林业新型经济体。到2020要成立林业合作社3家以上,家庭林场1家以上;三是在区政府的统一布置下,积极探索森林经营利用新模式,开发林业生态项目。四是积极谋划和编制林业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惠农富民奖补政策,形成长效林业扶贫开发模式。

总体规划要求,到2021年过三年的时间的不断努力,使我镇森林面积达到42200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8.98%;森林总蓄积量达17万立方米以上,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