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洽舍乡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25年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围绕区委区政府“六个继续走在前、打造六个徽州样本”改革发展目标,锚定建设“两山融合示范地”,在抓具体抓深入上下真功、求实效,做到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为加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徽州篇章贡献洽舍力量。
2025年工作目标:2025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0万元,同比增长8.3%;工业技改完成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用活资源禀赋,在促进产业发展中锻造新优势。招商力度再加大。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开展七大产业链招商攻坚行动,主动出击,主动对接,紧盯海隆赛能新材料等重点在谈项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争取早日落户。力争全年新引进各类项目1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工业实体项目6个以上,新签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再加快。注重项目谋划的高度深度,围绕群众期盼、势在必行的焦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谋划申报洽舍湾农文旅专项债等一批项目。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围绕“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周调度,全力推进永昇进高端数控机床、神剑VOC深度治理、永创科技技改等9个区级重点项目,力促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营商环境再优化。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对创优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的要求,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坚持开展企业走访活动,积极收集企业诉求,高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树牢底线思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积蓄新动能。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小额信贷、产业帮扶等重点工作,加快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做强产业发展建设。做好茶园绿色防控及茶产业大脑推广工作,创新茶产业内容,发展壮大茶产业品牌。突出乡村运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大已收储资产的招商力度,通过外引内培,吸引更多有情怀的返乡青年、文旅爱好者投资置业,打造乡村特色业态,激活乡村发展潜能。扩面“384”工作法,探索村村协作等模式,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资源、交通优势,以洽舍湾为核心,沿103名山秀水风景道为枝干,形成“一核一带”产业发展格局。做细文旅融合提升。以洽舍湾网络文学创作小镇项目为平台,串联乡域内茶香粮驿等特色民宿,探索影视短剧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四季主题,开展春季跑山赛、夏季石柱滩音乐会、秋季“车门九鲜”、洽舍田园冬欢等乡村特色主题活动,突出“徽味·乡味”,以活动为牵引,发展节日经济,推介乡村好物,激活农旅消费,促进农民增收,打造三乡景区桥头堡。
(三)践行为民理念,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取得新成就。织密兜牢民生底线。力推30项民生实事在洽舍落地生根,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事关人民福祉的大事来抓,积极主动落实低保、五保、残疾人补助等各项民生政策,发挥“救急难”互助社,打通社会救助工作“最后一公里”。推深做实文明创建。切实抓好移风易俗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改进办法,创新形式,把开展“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夸夸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等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做好红蜜蜂志愿服务队在乡域范围内的推广,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洽舍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健全治理生态环境。始终把污染防治放在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在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的同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河长制、林长制见行见效。
(四)构建共治格局,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迈出新步伐。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密度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能力,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工作。深化平安洽舍建设。做实做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深入开展巡防、干部走访、两大一防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等宣传活动,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多措并举做好反邪教育,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认真做好统计、审计、人防、档案、供销、民族宗教、统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