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平稳有序 实现人气与口碑、流量与效益双丰收
今年国庆假期,徽州区紧扣“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全力保障,基本实现“安全有序、供需双赢、量质齐升、热度攀升”预期目标。“十一”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3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1亿元,游客人均消费967.4元,较去年提升407.4元,同比增长72.75%。
夜游发力,激活全时体验。聚力打造“不夜徽州·等你来嗨”夜经济IP,系统构建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常态化开展呈坎“盛世徽州·社戏鱼龙舞”、西溪南观光列车夜游、大灵山《灵山恋》情境演绎、“寻桥觅鱼·灯耀唐模”等夜间活动,形成“东南西北皆有夜戏”全域全时布局。“两节”期间,全区夜间消费5.46亿元、占比提升至42%,成为拉动消费的核心增长极。
业态扩容,丰富产品供给。聚焦多样化、差异化的文旅消费需求,加快文旅产品迭代焕新,策划鱼灯巡游、呈坎晒秋、蜀源草龙等非遗民俗活动30余场,累计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深化“一村带五村”,完善西溪南、石桥片区“水陆空”场景(竹筏、观光列车、热气球),“两节”期间仅石桥村集体经济增收达40万元。通过携程、徽商银行APP等平台发放“惠游徽州 一券嗨玩”“徽味食足 丰光无限”两类文旅消费券,覆盖4家收费景区及240余家住宿单位,叠加“票根优惠”可享最高50%折扣,累计核销率达98.7%,消费券带动的二次消费杠杆效应达1:12。
服务升温,增强游客体验。在高速出口、景区入口等重点区域设置志愿服务点40余个,日均在岗志愿者500余人,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超5万人次,“绿野仙踪”“呈坎尚礼”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酒店民宿及游客中心创新投放“心形服务卡”2万份,实现“服务找人”。推动2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提供便民车位1003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增设9台夜间公交,累计输送夜间游客超3000人次。严格执行涉旅投诉“1124”工作机制和先行赔付机制,受理游客投诉221件,办结率100%。收到志愿服务、警务工作表扬件8件。
皖公网安备 3410040200010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