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创新集聚添活力 工业发展谱新篇
徽州区拥有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三大支柱产业,是黄山市最具活力的工业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战略,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一区六园”打造,打好促进发展“组合拳”。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1.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8.06亿元,年均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58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1万元,年均增长7.3%。该区先后获得“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区县”“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等荣誉称号。
★转型升级 探索发展新路径
走进徽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循环经济园服务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树状图绘制的本地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产业图谱。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2021年年初,园区梳理绘制了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软包装及印刷等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图谱,挂图作战,有针对性地开展强链、补链、固链、延链等招引工作。
2021年底,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圣戈班与安徽汇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圣戈班汇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今年初,美国粉末涂料行业巨头PPG与黄山华佳表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挂出来的产业图谱,让徽州区诸多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企业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行业里的坐标,有了“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氛围空前火热。
今年6月,《黄山市徽州区城东工业园转型发展与二次开发规划》研究项目圆满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面积280亩,围绕将城东工业园打造成高端商务办公集中区、承接现有园区配套生产聚集区、高能级的产业多元城东新片区的目标,构建资源共享型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推动城东工业园“二次创业”。同时,以城市更新的理念推动园区的转型升级,实现能级和形象的双提升,打造全区乃至全市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区域。目前正在编制标准化厂房和智能仓储地块招标文件,同步推进企业及居民搬迁工作。
近年来,徽州区还在“科创+”上下足功夫。该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各项创新指标不断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截至目前,该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47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在此基础上,该区坚持从夯实创新平台入手,借助长三角优质科创企业的发展理念、运营机制,与浙大网新集团开展密切合作,规划建设了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旨在为推动技术革新、提速产业升级提供强力引擎。
★腾“笼”换“鸟” 激活发展新动能
连日来,位于徽州区城北工业园区的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驾驶着叉车来回穿梭搬运货物,一件件成品被整齐码放装上大卡车。2020年,东远新材料通过法院拍卖竞拍取得中通管业,投资建设高端发泡芯材一期,同年11月一期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完成产值1.7亿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上规。之后,该公司又通过法院竞拍方式取得宝玛斯资产,投资4.5亿元新上年产75000吨PET发泡芯材项目建设。东远新材料是徽州区通过拍卖承接、盘活闲置资产的一个缩影。为加快破产企业处置,该区积极探索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345”模式,在全市率先组建破产案件专业化审判团队,为低效企业清理提供“快捷通道”。
今年8月,黄山世纪园总部经济大厦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开工。该大厦原项目自2011年4月开工以来,因项目资金问题,历经3次开工、2次施工单位变更、1次设计单位变更,2016年主体封顶停工后,一直闲置至今。为盘活园区存量用地,让闲置资产焕发活力,徽州区委区政府系统研究、深入论证、科学决策,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国企和其他企业等多方联动,通过资产收购、合资新设、整体转让等方式,唤醒“沉睡资产”,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服务保障,倒排项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顶格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打造出一个集商业、办公、住宿、餐饮、休闲等于一体的商住综合体。
近年来,徽州区紧扣“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树牢“亩产论英雄”理念,持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改提升、嫁接盘活、拍卖承接、收储招商等方式,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倒逼“懒鸟”起飞或“挪窝”,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该区累计完成低效企业用地处置43户,盘活低效用地面积1310.13亩,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9年的9.30万元提高至2021年的11.51万元。
★优化服务 营造发展新环境
黄山沿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徽州区十多年的老牌企业。这两年,企业瞄准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先后投资1.5亿元,并在徽州区优惠扶持政策和贴心服务的加持下,进行了产能扩建和产品结构延伸。眼下,企业5条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企业的主导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汽车座椅转骨架拓展到汽车踏板、天窗导轨、变速箱引线框架等新能源汽车组件以及精密注塑等多元化产品,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近年来,徽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服务,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通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氛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11日,首趟黄山—宁波铁海联运物流顺利运行。据悉,为解决外贸企业海运头程费用较高等难题,打造物流运输新通道,2020年8月,徽州区引导区内多家物流公司联合成立黄山市聚创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依托各物流企业的成熟物流体系,借助黄山货运站建立集装箱归集场,开展集装箱货物归集和公铁联运业务,实现企业集装箱货物从企业直接运往堆场进行归集,然后直接通过铁路发往上海港、宁波港和合肥陆港等港口,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30%。
风起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徽州区定将勇立潮头,乘势而上,朝着加快建设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