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古村 保护开发起宏图
2023年12月28日,笔者作为徽州区政协大灵山保护利用专题调研组成员再次前往灵山调研。
据记载,灵山村历史悠久,是徽州著名的千年传统古村落,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村中完好地保存着很多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庙、古桥、古街巷、古道、古井等,灵山古建筑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8月,徽州区正式启动实施了以灵山村保护利用为核心的大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项目。2023年,区政协将“大灵山”保护利用列入专题协商课题,为推进全区文旅融合建言献策。
车过蜀源,盘山公路上多处弯道拓宽工程都已全部完工。调研组成员纷纷夸赞:“到明年春天,整条路面全部浇上柏油就更漂亮了!”
来到灵山村村口,建造于元代的大石桥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热情地等候我们的到来。站在大石桥上,扑入视野的是一片繁忙的建设场景:水口数十米的灵金河道中,有村民在清淤,水渠两侧有挖掘机、运输车来回奔忙,村民们有的在给坍塌的梯田砌筑石坝,有的在用老石板铺设步道,几位专家在指导水口园林营造。带着水利专家现场指导古堨坝修复工作的区水利局局长汪金水介绍说:“局里聘请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灵金河灵山村段水利设施改造工程方案》,投资350万元,开展水系修复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古水系的原貌,完美地展现灵山深厚的古水利文化。”
经灵阳桥,过翰苑坊,来到村中的名世祠。这座建于明代的古祠堂,已被打造成“灵山书局”。数千册的新书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村民和游客在安静地翻阅图书。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体局的干部在指导图书采购和归类摆放工作,提出书局管理和运营的可操作性建议。与名世祠隔溪而立的一座民房,已被区浪漫红旅游集团打造成星空咖啡馆。游客坐在咖啡馆温馨的灯光下悠闲地听音乐、喝咖啡、赏风景。
走在村中的街道或是小巷里,都能看到忙着进行“三线”地埋和埋设雨污水管的工人。呈坎镇镇长宫德晟和呈坎村党总支书记方有良正在现场解决相关问题。宫德晟介绍说:“灵山村作为‘大灵山’保护利用的重要节点,现在有10多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镇党委、政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做好房屋收储、租赁和土地征收工作,持续加快旅游公路、水口园林打造、民房风貌整治、明代梯田修缮等节点建设,结合‘不夜灵山’主题和‘四季灵山’产业,丰富全域旅游业态,以期全面展示生态灵山、文化灵山的风采!”坐在老屋门口晒太阳的百岁老人方承六高兴地说:“灵山村的变化太大了,灵山村越来越好了!真是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徽州区浪漫红旅游集团作为“大灵山”保护利用的运营主体,上灵山成为公司总经理罗建中每天的必修课。在灵山村,不时可以看到他来回忙碌的身影:或是和专家就某一节点打造认真探讨;或是陪同客商考察、洽谈合作运营事宜;或是在公司拍摄宣传灵山开发的短视频中出镜推介。“灵山村是文化古村。明代嘉靖年间,村人方元保将灵山的名景胜迹概括提炼为云峰耸翠、甘露金灯、笔峰贯日、印石浮溪、瑶坛芝草、森秀遗芳、石佛樵歌、柏山牧唱、曲水鱼池、阳坡耕隐‘十景’,并作《灵阳十景图册》。范成大、汪道昆、许承尧等众多文人墨客均策杖林岩并留下大量诗词文赋。”罗建中如数家珍地介绍说:“我们要激活灵山的文化基因,打响‘文化灵山’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全域旅游资源配置,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独特的村落灵山、诗意灵山、田园灵山IP,提升大灵山旅游度假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运营。”
冬日暖阳下,美丽温馨的灵山村炊烟袅袅,如同灵山酒酿般芳香醉人,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