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公安:“平安前哨”护平安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近年来,黄山市公安局徽州分局为进一步走好群众路线,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徽州实践,积极在辖区中心商圈和各村组先后推出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1+1+N”警民联防工作机制和警务协理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治安防控、矛盾化解、防范宣传等各项警务工作,筑牢“平安前哨”,织密民生安全网,全面提升全区公安机关基层治理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
布建平安“前哨网”。徽州公安分局以特巡警街头“警务站”、各派出所为“信息聚集点”,吸纳城区城管队员、单位安保人员、“义务联防户”、“警务协理员”、热心村民等作为“前沿哨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弥补公安触角不够长、巡防不够“满”、服务不够快、信息不够全等短板,以“一张网”“多触角”等形式,扩大了实时巡防面,拓宽了基层一线各类信息收集渠道;搭建便捷高效警民联系渠道,通过组建微信群等,密切公安与“哨兵”们的交流,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快速传达群众咨询诉求,推动日常事项精准处理。如遇突发事件时,“哨兵”们一呼百应、快速聚集,有效缩短出警时间,显著提高警务效能。目前,“前哨网”共吸纳队员数百人。
拧紧治安“安全阀”。为充分发挥“哨兵”分布面广、位置靠前、行动灵活的优势,徽州公安分局每日结合各自职责分片分工,在辖区开展“常态化”“交叉式”“互补式”巡逻巡防,确保辖区巡防网密实;一线“哨兵”发现相关线索后,立即联系警方,极大地提高了治安隐患排查率和整治率。2024年8月26日晚,“哨兵”凌先生在回家途中发现4名青年正在实施“拉车门”盗窃,当即发挥“哨兵”作用,成功抓住其中1名嫌疑人交给民警处置,并凭借其记忆,沿街找到另外3名逃窜的嫌疑人,助力民警抓捕。同时,“哨兵”大多居住在村居内,与广大群众关系密切,对居民之间的矛盾较为了解、信息掌握相对更快更全,是各派出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的有力助手。2024年4月,辖区呈坎村居民王某与邻居谢某存在地皮纠纷,作为“哨兵”的村干部将该情况报告给派出所后,与民警一同调解,成功化解双方心结。
当好群众“贴心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平安前哨”的一大作用。广大“哨兵”群众基础好、权威性较高,在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困难、传播安防知识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为警民沟通架起了一座座桥梁。2024年12月,驴友汪女士在徽州区洽舍乡徒步登山时突发病症无法行动,一线“哨兵”村干部和村民充分发挥人多、路熟、走山路熟练等优势,与派出所民警协作配合,仅用30分钟就找到被困在海拔600多米山上的汪女士,将其平安抬下山送治。而在岩寺城区商圈内,以特巡警警务站为“圆点”,依托“哨兵”将公安服务、安全防范知识传播等功能发散到各个角落,使警务站成为了群众身边的广播站、服务站、暖心站。2024年5月3日,岩寺镇南山路上,一外地车辆底盘被卡、无法动弹。接到商户“哨兵”报告后,特巡警立即采取措施帮助解困,“警民联防”商户们纷纷加入队伍,帮忙推车,与民警一起成功帮助该车辆“脱困”。车主感动不已,直夸徽州区真的是景美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