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徽州区让企业“轻装上阵”

作者:吴越 郑昱晟 发布时间:2025-04-14 08:03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今年以来,徽州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规范有序、高效便捷、公平透明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徽州区锚定“监管提效、服务提质”目标,聚焦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深化治理,打出“整建促”组合拳,立案串通投标案件1起,办结投诉2起。实施履约保证金减免机制,电子卖场平均支付周期压缩至4个工作日,通过“政策包+服务包”组合发力,累计为企业减负109.24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3家。深化“双随机、一公开”与“两场联动”监管模式,开展专项检查3次,检查项目12个,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追溯”全链条监管闭环。

徽州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围绕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申请公租房等22个“一件事”实施流程再造,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次、模拟演练4场,集成办件90余件。构建“政策—系统—服务”联动机制,探索老年人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场景,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集整改建议8条。创新“交地即办证”模式,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今年以来已实现4宗工业用地交地与发证“零时差”,平均缩减企业办证耗时5个工作日,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徽州区构建全链条信用管理体系,设立“信用修复驿站”,推行“登记注册+信用修复”同步办理,累计帮助50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停止公示处罚信息7条。实施“一业一查”联合监管,实现差异化监管150次,覆盖企业478户次,检查结果100%公开。开展“信用合规”宣传活动,举办“信用助企行”活动7场,指导企业建立信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形成“自查—整改—激励”闭环管理。

徽州区围绕产业发展和特色培育,创新服务模式。构建黄山毛峰“地标护城河”,建立“农业+市监+公安”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推行“一园一码”溯源管理,14家授权企业覆盖95%优质商品茶,带动核心产区头茶鲜叶收购单价同比增长20%。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加速推进60MW光伏发电、200MW茶光互补项目。申报专项债55.72亿元,争取新兴产业集群资金12.83万元,为主导产业集群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