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油菜花“芬芳”大灵山
春日的灵山梯田油菜花,如金色波浪般舒展,与粉墙黛瓦的古村落相映成趣。近年来,徽州区创新“384”工作法,纵深推进“村落徽州”建设,统一规划“大灵山旅游度假区”,联动潜口镇、呈坎镇2个镇5个村,将油菜花景观打造成为撬动农文旅体发展的“金色杠杆”,通过农业筑基、文化赋能、旅游引流、体育造势,探索以“油菜花”为密码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季度,大灵山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营业收入近300万元;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实现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4000人。”大灵山旅游度假区负责人介绍说。
农业筑基 从传统作物到景观经济
灵山村千亩梯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春种油菜、夏耕西瓜、秋收稻谷、冬育竹海,一年四季皆有“丰”景。
今年春季,通灵古道上,山花烂漫、溪水潺潺。沿途新增的稻草人偶、吊桥、风车、花架等景观小品,使得油菜花海不再单调,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
将灵山村明代梯田打造成千亩油菜花景观,实现农作物向景观带的转变,不仅让当地农民收获菜籽油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农场务工实现“双增收”。灵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有良介绍说,“灵山村的油菜花,由于海拔高、雨水充沛,产出的油菜籽品质上乘,高出市场价格5%至10%,每年带来用工需求约50人,带动务工收入累计超40万元。”
文化赋能 非遗IP提升消费附加值
为避免“昙花一现”的赏花经济,徽州区大灵山旅游度假区将文化基因植入花海经济,把单一的赏花游转变为集文化、美食、手工艺于一体的文化体验,为非遗IP注入新的活力。
走进灵山村,水街两旁,设有多家非遗特色美食店铺,酒酿咖啡、酒酿冰饮、酒酿鸡蛋、酒酿饼琳琅满目,毛豆腐、臭鳜鱼等徽州特色美食香飘四方,充分展示了徽州餐饮文化。大灵山植入徽州竹编业态,让游客见证竹编手艺人如何将一根根普通的竹子,通过灵巧的双手编织成精美的篮子、器具以及各种装饰品。油菜花盛开季节,大灵山还举办舞草龙、鱼灯巡游等活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旅游引流 变打卡为多元沉浸体验
如何让游客从“看一眼”到“留一天”?灵山村深挖梯田油菜花资源,重磅打造“中国第一爱情主题古村落”,将完整保留的天尊阁、名世祠等明、清古建筑25幢,大小古泉13眼,明代古梯田1000余亩,竹海3000余亩串联成线,策划推出“灵山之学”“灵山之恋”“灵山之醉”“灵山之舞”四大主题产品,配套爱情威亚、提灯夜游、音乐激光秀等项目,形成特色美食、精品民宿、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亲子互动等业态近50处。
与此同时,大灵山旅游度假区的灵山村、无忧园等地也成为研学目的地。2025“春学江淮 研读安徽”启动仪式暨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大灵山研学旅游基地举行,向全省展示了徽州区丰富的研学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体育加持 赛事经济“绽放”花田
4月13日,2025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灵山“花田跑”浪漫开跑。这场“奔跑在春天里”的赛事,是2025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的首站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962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赛,其中黄山市外选手占比达60%,为历届“花田跑”参赛人数最多、跨区域参与度最广的一届。
今年“花田跑”赛事中,参赛包内放置文旅消费券,直接引流至周边餐饮、民宿和文创店铺。赛事期间,还推出选手免费游、半价游、优惠购等多项福利政策。参赛者在花海中奔跑,既强化“烟雨徽州 诗意田园”的文旅标签,又通过体育赛事聚集消费群体。
一朵油菜花,在徽州区的精心运营下,完成从农产品到风景、从风景到场景、从场景到经济的三级跳。这种农文旅体深度融合的“乘法思维”,让“诗意田园”真正转化为共富动能。